首页 > 径山新闻
禅茶真味:由“分别”而“无分别”
 
——从径山的禅与茶说起
 
演相
杭州佛学院
 
内容提要:时人常讲“禅茶一味”,然而禅与茶的共通性究竟在何处,却是世间人不易理解的,甚至会有许多的误解。本文试图以径山禅茶的悠久历史为着眼点谈起,对径山禅茶的历史有所回顾的同时,对于禅和茶的共通性在佛法义理上加以分析,希望能在消除世人对佛法的误解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文中首先回顾了径山禅茶的历史和特征以及对日本茶道的影响,然后从“分别”入手,简单分析了茶和佛法中是如何通过“分别”而最终达到“无分别”的目的的,这是二者的共通之所在。在佛法义理方面,本文主要借助唯识学方面的理论来对“分别”和“无分别”进行分别。
 
关键词:径山;禅茶;分别;无分别
 
引  言:
    
一提及径山寺,很多人往往都会想到禅与茶,径山的禅法在大慧宗杲等祖师大德的弘扬下,成为南宋五山十刹之首;而茶圣陆羽在径山编撰《茶经》,也使得径山茶名动天下;现在人说到茶道,经常会对日本的茶道大为推崇,可是日本茶道的源头也是径山茶宴。因此可以说,径山自古便与禅茶有着不解之缘,茶与禅茶便是径山的精神之所在。
 
然而,时下“禅茶一味”已经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招牌,打着的禅茶的幌子牟利者数不胜数,所谓“禅茶”的神韵与意趣几尽无存,这不仅是茶道的悲哀,也是佛门的不幸。笔者认为,作为佛门中人应该激浊扬清,对“禅茶”的真实意蕴进行整理和阐发,消除世人对于禅法的误读,因此本文借助径山禅茶的渊源,对禅茶中所蕴含的佛法义理加以解读。
 
一.径山禅茶:以茶助禅禅亦茶
 
说起禅茶,径山禅茶可谓最有代表性,然而,禅与茶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在径山充分释放出它的魅力的呢?这便需要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沿着岁月的河流一路溯源而来。
 
1.茶与禅的结合
 
禅,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本义是一种修行方法,也叫做禅定、静虑,或者说是止观,在中国它又形成了一个宗派,即禅宗,是中国佛教各宗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支。而茶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亦是历史悠久,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可见茶作为饮品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关于禅和茶的结合,往往会提到一个传说:相传达摩祖师面壁打坐期间,有一次竟然睡着了,达摩醒后非常恼怒,于是将自己的眼皮割下,丢在地上,眼皮落地生根长成了茶树。一天达摩的弟子在旁煮水以备饮用,一阵风吹来,茶树的绿叶掉落在锅里,达摩祖师喝了此水后,精神非常好,打坐时也不瞌睡了。自此后,坐禅时都喝这种绿叶煮的开水。[ 这个故事的内容,引自史修竹:《禅茶一味——论中国的禅茶文化》,原载《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年11月,第231页,该文作者也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这个传说的荒诞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表明了茶与茶结合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茶可以提神,可以对治禅修中时常遇到的昏沉问题。
 
与茶圣陆羽同时代的封演著有《封氏闻见录》一书,亦有记载说,“南人好饮茶,北人初多不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传相仿效,遂成风俗。”[ 转引自赵英立:《喝茶的智慧》,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55页。]这进一步证实了茶与禅最早的结缘应是以对治昏沉为目的,后来清代的高僧金田有赞茶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诗中所赞叹的也主要是茶能提神的功能。
 
真正将禅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应属唐代诗僧皎然大师,皎然大师俗家姓谢,字清昼,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才思高洁,精于诗作,他所著的《诗式》在古代诗词类著作中非常有价值,同时他也是一位禅师和茶艺大师。皎然与陆羽是忘年交,可以说陆羽在茶艺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皎然的帮助,而且皎然自己也写过《茶决》一书,可惜失传。现在许多茶学研究者认为,中国的茶道是由皎然和陆羽共同开创的,甚至认为,陆羽完善了茶的制造工艺等技术层面的内容,而皎然却真正的发掘了茶的精神层面的文化。
 
皎然在《全唐诗》中留下了470首诗,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数《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该诗全文为:“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这首诗中,提到了“茶道”一词,这是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茶道”这个概念,而且不但如此,诗中的“三饮”之句,明确的将茶的功效与对治烦恼的禅修境界结合在一起,使开门七件事的茶真正成为了“禅茶”。
 
到了宋代,禅宗成为佛教最鼎盛的宗派,由于禅宗对于茶的重视,倡导以茶助禅,由茶悟禅,许多寺院都设立了“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或招待善信的地方;有的寺院法堂内还设有“茶鼓”,用作召集僧众饮茶之用;寺院的执事中也设立“茶头”,负责安排茶事活动。在各种茶事活动中,茶道与禅法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融和,二者在思想内涵方便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共通之处,一些高僧大德终于将茶道与参禅交融到一起,开创了“禅茶一味”的新局面。
 
随着禅学思想在社会各阶层的传播与弘扬,“禅茶”也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例如赵州禅师的“吃茶去”等公案,不仅是禅门要参究的话头,亦为士大夫们所津津乐道,时至今日仍被文人们时常赞叹,如赵朴初就曾经写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著名书法家启功也有诗赞曰,“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可见“禅茶”作为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
 
 
2.径山的禅与茶
 
径山寺作为宋代五山十刹之首,无论是禅法还是茶道都冠绝一时,都有其独到的特色。在禅法上一提及径山,许多人肯定想到以“话头禅”中兴临济的大慧宗杲禅师,但是说到径山的禅茶,却不得不说到其他的许多高僧大德。
 
说到径山茶,便不得不提茶圣陆羽,陆羽是位受儒释道三家都熏陶过的奇才,他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却不愿出家为僧,逃出寺院,后人多以为他与佛门无缘,然而纵观陆羽一生,对他帮助最大的却是两位僧人,一位是智积禅师,一位便是皎然法师。皎然在陆羽的茶艺成就上帮助尤大,然而智积禅师在陆羽心中亦是感佩有加的,我们所熟知的《六羡歌》许多人都以为是陆羽的自白,实则是陆羽在得知智积禅师圆寂的消息后追忆和赞叹智积禅师的,诗中说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诗句表现出的不仅是淡泊名利的胸怀,也是禅者清净超脱的境界。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茶文化也在此时蓬勃发展,宋徽宗甚至亲自编写了《大观茶论》,而造茶技艺的精之又精,甚至出现了大龙团、小龙团和龙园胜雪等空前绝后的茶艺精品,茶文化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最爱。与此同时,禅宗寺院里的茶事活动也越来越细致和规范,据记载,径山寺当时的茶事活动便非常细致,不但有了专门的机构和职务,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径山茶宴”,经常举办茶会,对各种茶的品质和技艺进行评点,谓之“斗茶”。另据说,宋代的“点茶法”亦是由径山寺的僧人所创,[ 关于“点茶法”由径山寺僧人所创的说法,见李豫川的《佛教与茶》,原载《中国茶叶》,1999年第三期,第28页。]这是茶艺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革。宋代大诗人陆游,即是点茶高手,他亦在径山居住许久,其高超的茶艺或许即是得自于径山真传。
 
径山的“点茶法”与“径山茶宴”随后由日本僧人带回日本,成为至今不衰的日本茶道。说起日本茶道,许多人都知道将茶种带回日本的荣西禅师和将茶艺发扬广大的日本茶圣千利休,然而还有几位与径山有关的高僧对于日本茶道也是居功至伟的,比如日本来华求法的圆尔辨圆(1202~1280)和南浦绍明(1235-1308),以及赴日弘法的径山寺僧兰溪道隆(1213~1278年)等。
 
圆尔辨圆在日本被誉为“宋学传入第一人”,他于1235年入宋,在径山师从无准师范禅师,嗣其法,1241年回到日本,将径山的《禅院清规》带回日本,而且将径山的茶树种子带回日本,栽种在他的故乡,并生产出日本碾茶。而后他依据《禅院清规》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将茶礼作为禅僧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仪作法。[ 此处内容参考张家成的《中国禅院茶礼与日本茶道》中相关内容,原文载《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3期,52页。]
 
其后,曾与圆尔辨圆同学过的径山寺僧兰溪道隆赴日弘法,开创建长寺,使得临济禅法和径山茶宴在日本进一步发扬光大。1259年,兰溪道隆的弟子南浦绍明亦入宋求法,师从径山虚堂智愚,1267年嗣法回国。南浦绍明回国的时候带回多部茶经,并将全套的径山茶宴用具带回日本,从而将径山茶宴及中国禅院的茶礼系统的传入日本,后世的日本茶道普遍认为是受南浦绍明影响的。
 
径山的禅与茶不但远远的影响了日本,在国内亦是久盛不衰,禅法自是不必说,径山茶也是直到清代仍负盛名,如金虞的《径山采茶歌》中说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卉不敢先开花。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石泉松籁春无邪,惊雷夜展灵芽破。峰回寺掩路丫叉,恰喜茶歌相应和。半阴半晴谷雨时,一旗一枪无几株。氤氲香浅露光涩,颇觉深山春到迟。紫黄落脚空名重,白绢斜封充锡贡。拼向幽岩觅翠丛,年年小摘携筠笼。”
 
二.禅茶真味:由“分别”而“无分别”
 
 
禅宗的祖师们将茶道融入禅法中,使茶的效用在精神层面大为提高,同时也使得禅法在士大夫中间得到了更大的普及。然而时至今日,当“禅茶一味”成为挂满大街小巷的招牌时,所谓的“禅茶”多半已经有茶无禅了,这便需要佛弟子们肩负起责任,将禅茶的神韵和法味重新挖掘出来,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从“分别”和“无分别”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略抒己见。
 
 
1.关于茶的“分别”
 
凡是喜欢品茶的人都知道,品茶的要素有“三知”:知茶品、知茶技、知茶意,这“三知”的内核都是“分别”。所谓的“知茶品”,就是要了解你所喝的每一款茶属于哪个茶类,它的属性和特征是什么。我国有六大茶类,知名的茶品都不下千种,所以要喝茶首先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茶的相关知识:比如茶树的种类有乔木型大叶种、半乔木型大叶种和灌木型中小叶种,各适合制作哪些茶;茶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和生物碱,各占多少比例;名茶的产地、采摘期和制作工艺等决定茶的品质和级别,等等,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不正是需要很强的分别能力吗?
 
所谓“知茶技”则是指了解冲泡不同茶品的方法和技巧,以求更好的将茶性激发出来。不仅不同的茶类不同的茶品需要不同的技巧,而且不同的时令不同的场所,所采取的品茶方法也不相同,这里面的一茶一水一招一式,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更是需要泡茶者有高超的分别能力。
 
而所谓的“知茶意”,是指真正了解茶的精神属性,在品茶时使自己的心灵与之相契合,以达到清神养心、参禅悟道的目的,这不仅需要泡茶者对茶品和茶技有很深的造诣,更要求泡茶者和品茶者都有极高的素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甚至对世界的真相有探索和追求,而这些从世俗层面而言,更是需要极强的分别力。
 
综而言之,无论是茶技、茶艺还是茶道,要想有所深入,都需要极力的分别。品茶也是一样,茶汤的颜色、香味、口感、回甘甚至叶底等等,都需要品茶者有很好的分别能力,才能够真正品出茶的好坏,因此可以说,品茶就是对茶的分别,茶与“分别”是密不可分的。
 
2.佛法中的“分别”
 
“分别”这个概念对于茶而言虽然重要,但若从佛法的角度而言,则更为重要,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说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 窥基法师:《成唯识论述记》卷七,大正藏第43册,第495页中。],可见在以“唯识无境”为核心思想的唯识体系中,一切最胜的“心”和与此相应的“心所”,都是以“分别”为体的,因此也可以说,一切诸法的存在和对它们的认知,都是与“分别”息息相关的。
 
那么一切诸法是如何被众生分别出来的呢?《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中以“有情依八种分别生起三事”的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
 
 
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者自性分别、二者差别分别、三者总执分别、四者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六者爱分别、七者非爱分别、八者彼俱相违分别。
 
云何如是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谓若自性分别、若差别分别、若总执分别,此三分别能生分别戏论所依,分别戏论所缘事。谓色等想事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名想言说所显分别戏论。即于此事分别计度,非一众多品类差别。若我分别、若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一切余见根本、及慢根本萨迦耶见、及能生一切余慢根本所有我慢。若爱分别、若非爱分别、若彼俱相违分别,如其所应,能生贪欲瞋恚愚痴。是名八种分别能生如是三事:谓分别戏论所依缘事、见我慢事、贪瞋痴事。当知此中分别戏论所依缘事为所依止,生萨迦耶见及以我慢,萨迦耶见我慢为依生贪瞋痴。由此三事普能显现一切世间流转品法。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如是二种无始世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谓过去世分别为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及所缘事;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得生已,复能为因,生现在世由彼依缘所起分别,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来所依缘事。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 弥勒菩萨造,玄奘大师译:《瑜伽师地论》卷36,见《大正藏》,第30册,第489页下至490页中。]
 
这里所说的“八种分别生三种事”的过程,便将众生的分别过程及其作用描述的非常清晰了,“八种分别”实则皆是对于自性的分别,“三种事”也都是分别所依所缘事,此“八种分别”与“三事”更互为因,展转生起一切品类杂染诸法。
 
3.由“分别”而“无分别”
 
佛法与茶道虽然都是与“分别”紧密相关的,但这并不是将佛法或禅法与茶联系起来的纽带,禅与茶之所以能够水乳交融,关键在于这二者都以“无分别”为终极目的,而过程则都是由“分别”而向“无分别”的转变。那么佛法中的“无分别”是什么涵义呢?《显扬圣教论》中说道:
 
所说无分别者,于何等法,说无分别耶?颂曰:于法及法空,无二种戏论。无分别无穷,此上非应理。论曰:法与法空,俱无二分别二种戏论,故名无分别。云何为二?谓有及无。何以故?色非是有,遍计所执相无故;亦非是无,彼假所依事有故。色空亦非有,遍计所执相无所显故;亦非是无,诸法无我有所显故。如于色、色空,如是于余一切法,及一切法空,当知亦尔。非离诸法及法空外,更有余境是可得者。是故但说二无分别,非无分别更无分别,有无穷过,此上更无所知境故。[ 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显扬圣教论》卷十七,大正藏第31册,第563页中下。]
 
这里说到诸法及法性,都不能用“有”和“无”这二种戏论来分别,其实“有”和“无”是凡夫对事理最为根本的分别,由此而展开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思想深层次上的分别,进而才会有更为浅层的分别,如对错、优劣、大小、黑白等等,普通人若不在哲学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便会停留在浅层次的分别上,而对世界和人生问题深入思考的思想家和修行者则会进行深层次的分别,但是佛法的修行却是要通过这些分别最终达到无分别的,佛法中圣者的境界是“无分别智”,这种无分别智便是远离各种分别戏论的,何谓“无分别智”呢,世亲菩萨说,“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者:若诸声闻,离四颠倒分别,名无分别。若诸菩萨,离一切法分别,名无分别。”[ 世亲菩萨著,玄奘法师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323页上。]可见无分别智是去除了各种烦恼和邪见,破掉了法执的圣者境界。
 
佛法中圣者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于佛法义理中比较深奥的也很难被大众所理解,所以佛法的教授和传播需要借助种种善巧方便,禅法与茶的结合便是如此。在世俗的生活中,茶由于其功效和属性,成为最能代表思想精神方面追求的物品之一,然而若是将世俗中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升华到禅的层面,却不能只因为它有预防昏沉的生理层面的功能,而要有更深层面的共通性,这便是二者都是从分别入手,以无分别为归趣。茶是这样,从茶品、茶技、茶意等方面细微的分别,终归是为了将感官层面的感受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愉悦,这种愉悦是一种直观的无分别,近乎于佛法世俗层面中的现量。而禅也是如此,也是一个由比量到现量、由分别到无分别的过程,禅法的入手要借助念力、定力、慧力分别种种的事理,通过无数的分析、判断、选择、实践,最终才能够达到开悟的境界,而开悟的境界也无非是现量的无分别境界。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评论法相唯识学的时候说,唯识学是以分别名相始,以遣除名相终,这话非常中肯,其实不但唯识学,一切佛法的义理和修行原理都是如此,我们所谓的我执和法执终归是对于名相概念的执着,对于茶的色香味触的分别也无非是名言上的分别,种种错误的见解和行为是因分别而起,但修行的方法却也需要由分别入手,以正确的分别对治错误的分别,最终达到无分别,这便是禅和茶的真正共通之处,这才可谓是“禅茶真味”。
 
三.结  语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人心也日益浮躁,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通过精神层面的探索来消除烦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标志性符号的“禅茶”便成为寄托所在,可是世俗人不学佛法又抵不住商业渲染的误导时,便领会不到“禅茶”的真正意趣所在,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凭着对佛法和茶道有限的理解,对“禅茶”的内涵从教理上加以剖析,贻笑方家,若有谬误之处,恳请诸方大德指正。
 
参考资料:
 
弥勒菩萨造,玄奘大师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
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第31册。
世亲菩萨著,玄奘法师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册。
窥基法师:《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第43册。
赵英立:《喝茶的智慧》,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返回顶部